出了考场,正是日头西落,霞光万丈,美不胜收。
考场之外等了许多人,连赵宗实都来了,甚至赵大姐与吴承渥也来了。
甘奇拱手见过,说了一些轻松的话语,赵宗实还备下了酒宴,等着甘奇考完痛饮一番。
甘奇的学生也出来了不少,也上前与甘奇见礼。
程颐自然也就出来了,他考得很好,帖经墨义,无一不会,每一道题都答得很好,策论之题,程颐也答得相当顺利,也有洋洋洒洒万言之书,深入剖析了朝廷支出的问题,以及如何减少不必要支出的应对。
上一届考试,欧阳修主持的时候,策论答卷,少的千余字就答完了,比如苏轼,就只答了几百字的策论文章,那是因为欧阳修出的题目原因。但凡务实的题目,答起来那都是长篇大论,先要说明,再要分析,还要出对策,还要阐述说明自己的对策。这么一套下来,没有几千字解决不了问题。与写学术论文是一回事。
出来了的程颐,已然很是自信,因为考试的题目,没有出他的知识范围,所以对于上榜,他并没有多少担忧。上一次没有考上,那完全是因为欧阳修出了一个奇怪的题目,与以往的题目都不是一个套路,没有发挥好。
洛阳学子们,自然都聚在了程颐身边,先互相问着对方答题的情况,然后才聊起了考试之外的一些事情。
甘奇这边,远远比程颐那边热闹得多,哪怕是一些不认识甘奇的士子,听得甘奇在这里,也赶上前去与甘奇见礼一番,提前祝贺几句。
如此落差,让程颐旁边之人多少有些不爽,开口说道:“程兄,待得放榜之日,定要压过甘奇,且教那些谄媚之人知晓谁人才是真正有才。”
程颐头一扬,也答了一语:“奸佞之辈,欺瞒圣上,祸国殃民!”
“程兄说得也是,缘何陛下偏偏就信了他那一通胡言乱语。”
程颐摆摆手:“陛下是受了蒙蔽,所以才如此!”
这就是意识形态之争,程颐觉得皇帝没做错,大仁大义天下皆知,甘奇偏偏就觉得皇帝做错了。这与皇帝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。
君王时代,没有做错的君王,只有奸佞的臣子。皇帝错了,那是臣子没有给皇帝提供正确的建议,是臣子没有尽职尽责,是臣子没有直谏,没有死谏。皇帝犯错了,那一定是身边有奸佞蒙蔽圣意。
皇帝是“儿子”,所有的错,都是监护人没有教育好,没有管教好。话糙理不糙。
除非真的国破家亡了,皇帝才有机会真正承担责任。
所以这种分歧,是无解的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